| 全国各地前段时间几乎都有了新的“蹦迪政策”: 
 夜店没有48小时核酸禁止入内。 
 主流观点当然是认为这种举措会给夜店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。 
 毕竟各位扪心自问: 
 谁会为了蹦迪专门去做个核酸呢? 尤其当你身处上海,你会奇妙的发现: 
 你一大堆朋友咋就全跑到成都和杭州了? 
 这两天朋友圈的那些夜店小视频,不是在成都的ARK就是在杭州的莎啦啦… 
 当下开夜店就是往火坑里跳,结果这两家店顶着火最旺的时候跳进去了。 尤其是我杭州的朋友, 
 前两天才看她们抱怨懒的出门,因为懒得做核酸。 
 当晚就看到她们一边发着朋友圈定位,一边问谁在莎啦啦? 我一头雾水,专门和身边朋友打听了一波,为啥这两家店这么火? 
 ARK我是知道的,但莎啦啦我听都没听过。 
 结果我得到最多的回答是: 
 “这不就杭州新OT么?” OT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。 
 三年前正值网红经济最繁荣的时候,平面模特、网红全都呆在杭州。 
 互联网创业者的融资泡沫一个比一个大,和那群江浙沪出口型企业的富二代们在杭州一掷千金。 
 那段时间的杭州OT一定是国内最好玩的夜店,就连王思聪也时常光顾,随便一块板砖掉下来都能砸死一个富二代和一个百万网红。 奈何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去年杭州OT也停业,整个杭州夜店圈子也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寂静。 
 虽然一直有人在传,杭州OT啥时候又会开业,但一直没看真开业。 
 结果莎啦啦就突然开了... 
 虽然它不叫OT,但换汤没换药,他的舞台部、品牌团队、销售、运营、资源全是以前杭州OT那同一批人。 
 这大概意思就是过去在OT的那批高管和员工,又自己在杭州开出来了一家夜店。 
 但你得知道,过去那帮人手里的富二代和天菜资源,全国找不到第二批了。 
 连宣传都没有,半个杭州都过去了。 从开业第一天就老在杭州OT玩的那批人,又全回去了。 
 再加上现在北京上海疫情,大部分天天出来玩的人不是呆在杭州就是呆在成都,这几天的莎啦啦热闹几乎堪比当年杭州OT最火的时候。 
 就是电音节人也没能这么全过。 
 我也想自己拍,但我只能从朋友圈找个小视频给你们看了。
 
 我问我杭州的朋友,甚至连卡座都预定不到。 很多“夜店行业专业分析人士”评价说: 
 “跳舞俱乐部是穷B乐,顺应了消费下行的趋势”。 
 当然,就我个人观点,我觉得夜店行业没(都)啥(是)专(垃)业(圾)分析人士。 跳舞俱乐部很火,但你关于跳舞俱乐部的印象只会有两种: 
 一种是有钱大哥,另一种则是穷B乐,几百的酒,抖音9.9门票。 
 本质原因是中产正在慢慢消失。 
 这很好理解,疫情本来就没钱的人,再没钱也不会没钱到哪里去,封城很久,富人反正可以躺着收租,中产只能硬着头皮付房租。 
 夜店即是缩影。 
 |